擅长甩锅的人,一种是故意为之,心存坑人害人之心,这种是少数,却让我们印象深刻;还有一种本身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,不该承担这份责任或压力,在别人看来就是“甩锅”。
如果一提到“甩锅”你就炸毛,有一万个理由去抨击它,恰恰证明没有了解它的内涵,想要在工作中长期干下去,就要学会适当“甩锅”。
毕竟成年人的世界,哪有简单的对和错。
职场 “甩锅” 策略与心理认知 3 小时会议大纲
一、破冰与认知颠覆(30 分钟)
-
情景剧场(15 分钟)
-
播放改编自真实案例的短视频:下属被领导甩锅、同事推诿责任等场景
-
即时互动:观众扫码投票选择视频中应对方式的有效性
-
数据与观念冲击(10 分钟)
-
展示职场甩锅行为调查报告数据,包括常见场景、影响后果
-
抛出争议性观点:"适当甩锅是职场生存技能",引发讨论
-
困惑收集站(5 分钟)
-
匿名纸条:写下曾遭遇的甩锅经历或应对困惑,投入问题箱
二、现象本质解码(50 分钟)
-
甩锅行为分类学(15 分钟)
-
用漫画形式区分恶意甩锅、防御性甩锅、合理权责转移
-
案例对比:分析不同类型甩锅的动机与行为特征
-
心理学底层逻辑(20 分钟)
-
角色扮演:模拟 "角色期待 - 领悟 - 实践" 的冲突场景
-
专家解读:结合自利性偏差理论解析甩锅的心理防御机制
-
职场生态分析(15 分钟)
-
沙盘推演:用模型展示团队协作中权责模糊地带
-
数据可视化:呈现甩锅行为对个人绩效与团队氛围的影响曲线
三、策略实战工作坊(70 分钟)
-
反甩锅防御体系(25 分钟)
-
工具训练:学习使用 "任务确认清单"" 沟通留痕模板 "
-
情景模拟:练习应对上级、同事甩锅的 5 种话术策略
-
合理甩锅技巧课(25 分钟)
-
分组研讨:设计 "权责转移三步法" 操作指南
-
辩论赛:辩论 "主动甩锅是否违背职业操守"
-
心理韧性建设(20 分钟)
-
正念练习:引导处理甩锅带来的负面情绪
-
案例共创:编写《职场心理安全防护手册》
四、认知重构与行动规划(30 分钟)
-
思维升级成果展(15 分钟)
-
小组路演:展示自制的甩锅识别指南、应对策略包
-
专家点评:评选最具实操价值的创新工具
-
个人行动计划(10 分钟)
-
发放定制版 "职场权责管理计划表"
-
1v1 辅导:协助制定 30 天行为改进方案
-
持续成长联盟(5 分钟)
-
启动线上案例讨论社群
-
发布《职场生存进阶课》学习资源包
设计亮点:
-
冲突性观点碰撞:通过辩论赛、反常识论点激发深度思考
-
成果实体化:输出清单模板、防护手册等实用工具
-
长效机制:建立线上社群与持续学习体系
可根据参会群体(职场新人 / 管理者)调整策略深度与案例难度。